
学生去培训机构上英语课
却发现教英语的老师非英语专业毕业
而且连教师资格证也是假的
市中级人民法院
近日对一起培训机构合同欺诈案件
进行了二审宣判
涉案培训机构被判退一赔三
赔偿消费者全额培训?#35757;?倍共18000元
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
↓↓↓
小高?#19988;?#21517;高校在校学生,他通过网络广告?#19994;?#20102;市区这家涉案的培训机构。工作人?#27605;?#23567;高推荐了相关的英语课程,并让小高参加了课程试听,随后双方签订了相关合同,培训费用总价是6400元。然而,在后续上课过程中,小高发现给他上课的老师王某并非试听时的老师,讲课质量不行,课时也没有上足。小高向培训机构提出质疑,要求出示王某的英语专业八级证书及教师资格证。
小高表示
在之前?#31471;?#36807;程中
培训机构称每个老师都有教师资格证
但?#28216;?#20986;示过
培训机构负责人则称老师都有资格证
教授英语的老师需要有一年以上教学经验
并有英语八级专业证书
培训机构向法院提供了
那名老师的教师资格证复印件
和英语六级考试成绩单复印件
可是经过法院调查
那张教师资格证是假证
对此培训机构方面的解释是
自己是民办的语言类培训机构
不做学科类、语数外的培训
法律法规没有规定老师需要教师资格证
新概念英语并不属于学科教育
有无教师资格证与
是否为合格的语言专业没有关联性
合格的语言专业老师
应当是具有能力传授学生语言专业知识的人
给小高授课的那名老师当初面试时
培训机构试听了她的讲课
认为她有能力教学
不过那名老师提供材料后
面对培训机构确认真伪不予回复
也没来上过课
已经自动离职了
小高认为
培训机构存在欺诈行为
遂向法院提起诉讼
一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
该机构不仅提供了没有任何专业资质的老师
还隐瞒培训人?#26412;?#26080;教师资质的事实
显然存在主观故意,构成欺诈
一审法院判决培训机构全额退还培训费
并赔偿已上课时培训?#35757;?倍8400元
培训机构不服判决提起上诉
二审法院认为
一审法院认定培训机构
构成合同欺诈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并无不当
但对退一赔三的范围认定有误
二审法官钱菲说
培训机构在二审中陈述机构内部只有5名专职培训人?#20445;?#20174;事英语培训的并无教师资格证。显然,如果双方没有发生争议继续履行合同,给小高上课的很可能还是和王某一样的非专职培训人?#20445;?#19981;符合双方签订合同的目的。而且双方协议?#32423;?#28040;费者个人只有在不可抗力情形下才能解除合同,同?#34987;?#35201;赔偿培训机构的损失并支付违约金。所以培训机构构成欺诈,其承担违约责任也应当以整个合同标的为基数。故二审判决该培训机构全额退还培训费,并赔偿消费者全额培训?#35757;?倍18000元。
当前,教育培训市场发展?#35813;?/p>
但各类机构的教育培训水平参差不齐
?#34892;?#26426;构为了逐利还存在欺诈行为
法官提醒
↓↓↓
消费者与教育培训机构签订合同时
要把机构宣传或口头?#20449;?#30340;内容
尽量详细地体现在书面合同中
包括明确是否提供教辅材料、
是否保证达到某些级别认证、
明确违约责任、
指定授课老师等
同时
法院希望广大教育培训机构
能引以为戒,加强内部管理
提升教师资质?#28909;?#23454;力
共同促进教育培训市场健康发展
记者?#24456;?#26575;、念楼